读“某考察小组绘制的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考察小组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①与②两处植被类型差异的原因是海陆位置变化 |
B.③处水能资源丰富,适宣修筑水电站 |
C.④处地貌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
D.⑤处径流量比⑥处变化大 |
该考察区域可能位于
A.山东半岛 | B.黄土高原 | C.闽南丘陵 | D.地中海沿岸 |
我国在201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2011年4月28日发布普查数据(如图9)。据此完成23~24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
B.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社会负担较轻 |
C.摸清各行业人口分布,为产业政策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
D.本次普查因流动人口数量多,普查难度大 |
通过人口普查可以获得的相关信息有
①人口数量
②人口构成
③人口合理容量
④城市化水平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图8为中心地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22题。与乙相比,甲中心地
A.级别高 | B.同等级中心地数量多 |
C.服务范围小 | D.提供商品货物种类少 |
发达国家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说明
A.城市内环境质量相对下降,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降低 |
B.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
C.大城市中心区萎缩,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下降 |
D.大城市经济发展停滞,生活水平下降 |
城市化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A.人口素质高低 | B.城市用地规模大小 |
C.人口密度是否合理 |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图7为某城市25年间的发展变化示意图,图中可直接观察到的城市化发展现象是
A.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
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 D.城市工业生产和商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