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1980-2005年我国人口迁出、迁入重心演化轨迹图”,回答下列各题。由图可知
A.迁出重心的位移变化比迁入重心明显 |
B.迁入重心的位移变化主要表现在东西方向 |
C.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一直迁往东南方向 |
D.两重心位移在南北方向上始终保持同向变化。 |
2000—2005年我国人口迁入重心的移动,最可能原因是
A.京津冀都市圈的崛起 | B.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 |
C.长三角经济快速发展 | D.东北传统工业区振兴 |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北半球部分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由图中四座山峰位置及海拔高度可知,垂直自然带最多的位于()
A.a | B.b | C.c | D.d |
e带一直延伸到大洋边缘的原因有()
A.人类的破坏 | B.地形的影响 |
C.土壤的性质 | D.洋流的影响 |
读我国某河流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关于Ⅰ、Ⅱ两区域河流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Ⅰ区域河流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搬运、沉积作用 |
B.Ⅱ区域河流的外力作用仅有侵蚀作用 |
C.Ⅰ区域河流流水作用使左岸侵蚀,右岸沉积 |
D.Ⅱ区域河流切割作用显著,使河谷呈“U”型 |
下列关于河谷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发育初期,河谷横剖面往往呈“U”型 |
B.在发育初期,对河谷的侵蚀主要以侧蚀为主 |
C.在成熟期,河谷横剖面往往呈“V”型 |
D.在成熟期,河谷横剖面往往呈槽型 |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的部分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若a代表沉积岩,则①表示()
A.变质作用 | B.外力作用 |
C.岩浆活动 | D.地壳运动 |
若②表示变质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不可能是沉积岩 | B.a可能是岩浆岩 |
C.①表示重熔再生作用 | D.①不可能表示岩浆活动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之一,图示方案中,最适宜建大坝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