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的实线和虚线分别示意某日晨线、昏线与M纬线相交点的时间变化情况。P、Q为M纬线上的两点,其经度差为90°。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日Q地日出的当地时间为
| A.3时 | B.6时 | C.9时 | D.11时 |
P地可能位于
| A.非洲 | B.南美洲 | C.欧洲 | D.北美洲 |
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图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与全国人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 A.上海、天津 | B.广东、福建 | C.海南、贵州 | D.辽宁、山东 |
表是我国某区域四季平均降水量(毫米)统计表。据此完成第12—13题。
| 季节 |
冬季 |
春季 |
夏季 |
秋季 |
| 降水量(毫米) |
19 |
88.7 |
407.5 |
108.3 |
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A.华北平原 | B.内蒙古高原 | C.四川盆地 | D.长江三角洲 |
关于该区域降水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易引发旱灾 |
| B.春季易引发水土流失 |
| C.夏季易引发涝灾 |
| D.秋季易引发泥石流 |
图表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人口及耕地等指标的对比。读图完成第11题。
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指标分别是
| A.土地面积、耕地、水资源总量、人口 |
| B.耕地、人口、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 |
| C.人口、水资源总量、耕地、土地面积 |
| D.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耕地 |
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完成第10题。
该年发生地质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 A.横断山和巫山 |
| B.太行山和秦岭 |
| C.太行山和巫山 |
| D.横断山和秦岭 |
东北平原农业生产主要的问题是
| A.旱涝 | B.低温冻害 | C.盐碱 | D.水土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