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说:“谁想在这里猎取最后的、终极的真理,猎取真正的、根本不变的真理,那么他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这说明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真理具有客观性,要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③真理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不断发展真理
④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要敢于坚持真理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近几年来,随着省会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新的生活小区、商住楼大量涌现,地名数量急剧增加,如郑州不断出现的“洋地名”就让人眼花缭乱,如“曼哈顿”、“威尼斯” 等。对此种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对生活小区的命名问题是企业或城市发展的自由选择,要尊重人们的命名权
②地名一味洋化,这是一种腐朽文化现象
③城市地名管理部门要加强管理和引导,培育和弘扬中国先进地名文化
④政府应进一步解放思想,逐步消除制约此类名称发展的法律与体制障碍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 |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数月前,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主题曲《小苹果》突然在网上蹿红。不少网友称,被这首歌“洗脑”后“唱的停不下来”,戏称其为“神曲”。《小苹果》的蹿红说明
①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②文化发展要面向广大人民,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③受群众喜爱的《小苹果》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④《小苹果》的蹿红,意味着传统的文艺形式的衰落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⑤ | D.③④ |
前些天,北京人艺以低廉票价在北京、上海等地公益演出经典话剧《雷雨》,可让主演们没想到的是,他们的表演竟引起青年学生的哄堂大笑。这一笑场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文化圈人士和普通观众纷纷加A了讨论,形成了激烈的观点交锋。有人认为年轻观众不懂得欣赏经典:也有人表示,《雷雨》剧本和表演都已和时代有些脱节,笑场不能全怪观众。这对文艺工作者的启示是
①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文化传播的形式
②立足于满足市场需求,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
③要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实现文化创新
④要有自己的艺术坚守,不能一味迎合观众需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主席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时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之所以要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嵌在学生脑子里,是因为这
①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②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在增强民族精神品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④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民族情感最集中的表达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跨国项目丝绸之路通过审议,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A.文化交流的目的在于消除差异,实现大同 |
B.文化交流应该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
C.只有排斥外来文化的影响,才能保证民族文化的个性 |
D.跨国合作已成为保护文化遗产的主要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