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一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作用 |
| B.高速公路旁限速牌上的数字是指平均速度 |
| C.物体做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量大其加速度一定大 |
| D.研究人造地球卫星运行的轨道时,可将人造地球卫星视为质点 |
如图所示,A、B两木块质量分别是mA、mB,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因数分别为μ1、μ2。两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它们之间用细线相连,两次连接情况中细线倾斜方向不同但倾角一样。先后用相同的水平力F拉着A、B一起匀速运动,则μ1、μ2之比是()
A.1:1 B.mA:mB
C.mB:mA D.无法确定
如图(甲)所示,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上有一物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拉力F在如图(乙)所示的范围内变化,取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则物块所受的摩擦力Ff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如图所示,在“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橡皮条一端固定于P点,另一端连接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用F1和F2拉两个弹簧测力计,将这端的结点拉至O点。现让F1大小不变,方向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某一角度,且F1始终处于PO左侧,要使这端的结点仍位于O点,则关于F2的大小和图中的θ角,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增大F2的同时增大θ角 |
| B.增大F2的同时减小θ角 |
| C.增大F2而保持θ角不变 |
| D.减小F2的同时增大θ角 |
如图所示,楔形斜面体倾角为37°,其BC长为0.8m,AB宽为0.6m,一重为25N的木块原先在斜面体上部,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要使木块沿对角线AC方向匀速下滑,(sin37°=0.6,cos37°=0.8),需要对它施加方向平行于斜面的力F,则F的大小和方向为()
| A.15N沿斜面向上 |
| B.15N与AB边平行 |
| C.9N近似于沿DB方向 |
| D.9N近似于沿CA方向 |
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I、II的v – t 图象如图所示。在0~t2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I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II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 |
| B.在第一次相遇之前,t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 |
| C.I、II两个物体在t2时刻刚好相遇 |
D.I、II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