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如图所示是测量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与带滑轮的物块相连。沙桶和力传感器通过绕在滑轮上的细绳相连。调整沙桶的质量,当放开沙桶时,使物块在木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可以忽略)
(1)在某次测量中读出力传感器示数为F,为进一步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需测量的有______;
A.木板的长度L | B.物块的质量m |
C.沙桶的质量M | D.运动的时间t |
(2)现在已求得物块的加速度为a,利用测得的物理量写出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___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果更精确,该同学改变沙桶的质量,重复以上实验操作,得到多组数据,以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轴,以加速度a为纵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做出a-F图象,得到一条倾斜的直线,该直线的纵轴截距大小为b,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则由图象可得动摩擦因数μ=_______.
交流发电机转子有n匝线圈,每匝线圈所围面积为S,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线圈电阻为r,外电路电阻为R,当线圈处于中性面时开始计时,逆时针匀速转动180°过程中,求:
(1)通过R的电荷量q
(2)写出R两端的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
(3)R上产生的电热Q
(4)外力做的功W
多用电表是实验室和生产实际中常用的仪器。
(1)如图甲所示是一个多用电表的内部电路图,在进行电阻测量时,应将S拨到______或______位置;在进行电压测量时,应将S拨到______或______位置。
(2)一多用电表的电阻挡有三个倍率,分别是“×1”、“×10”、“×100”。用“×10”挡测量某电阻时,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_______挡。如果换挡后立即用表笔连接待测电阻进行读数,那么缺少的步骤是____________,若补上该步骤后测量,表盘的示数如图乙,则该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
要测量阻值约为25kΩ的电阻,现备有下列器材:
A.直流电源(20V,允许最大电流1A)
B.电压表(量程15V,内阻约100kΩ)
C.电压表(量程50V,内阻约500kΩ)
D.电流表(量程100uA,内阻约2 kΩ)
E.电流表(量程500uA,内阻约300Ω)
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 kΩ)
开关和导线若干
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使测量误差尽量小
电压表应选______,电流表应选________。(请填写字母代号)
依据实验的原理,补齐实物图。
由于电表内阻的影响,的测量值较真实值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某实验探究小组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木块从A点静止释放后,在1根弹簧作用下弹出,沿水平长木板运动到B1点停下,O点为弹簧原长时所处的位置,测得OB1的距离为L1,并将此过程中弹簧对木块做的功记为W。用完全相同的弹簧2根、3根……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每次实验木块均从A点释放,木块分别运动到B2、B3……停下,测得OB2、OB3……的距离分别为L2、L3……,做出弹簧对木块做功W与木块停下的位置距O点的距离L的图象W—L,如图乙所示。
①根据图线分析,弹簧对木块做功W与木块在O点的速度v0之间的关系为______
A.W与v0成正比 |
B.W与v0成线性关系 |
C.W与v0的二次方成正比 |
D.W与v0的二次方成线性关系 |
②图线与纵轴交点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
③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OA=________cm。
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有以下器材:
A.待测干电池组E(电动势约为4.5V,内阻r约2Ω)
B.电压表(量程3V、内阻很大)
C.电流表(量程0.5A、内阻很小)
D.滑动变阻器(0~20Ω)
E.电阻箱R0(0~999.9Ω,用作定值电阻)F.电键、导线若干
①图甲中,电阻箱面板显示其阻值R0=____________Ω。
②图乙为用以上器材连接的不完整的电路,为完成实验,请在乙图中补画出一根导线构成完整实验电路。
③利用实验测得的多组电压表示数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绘出了如图丙所示的U-I关系图线,若图线在U轴的截距为U0,在I轴的截距为I0,则可以求得电池组电动势E=__________,内阻r=____________。(用给定的物理量符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