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要描绘一只规格为“2.5V,0.5A” 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除了提供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一些器材:
A.电源E(电动势为3.0 V,内阻不计)
B.电压表V(量程为0~3.0 V,内阻约为2 kΩ)
C.电流表A(量程为0~0.6 A,内阻约为1 Ω)
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 Ω,额定电流1 A)
(1)为完成本实验,请用笔画线当导线,将实物图连成完整的电路,要求实验误差尽可能的小.(图中有几根导线已经接好)
(2)下表中的数据是该小组在实验中测得的,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根据I-U图象,由图分析可知,小灯泡电阻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是 .
U/V |
0.00 |
0.50 |
1.00 |
1.50 |
2.00 |
2.50 |
I/A |
0.00 |
0.17 |
0.30 |
0.39 |
0.45 |
0.49 |
某同学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一个圆柱形电阻的直径和高度,测量结果如图甲和乙所示,测量直径时应该用______(填A、B、C)部分进行测量,该工件的直径为______mm,高度为______mm.
他又用多用电表欧姆挡“×1”挡位测量了该电阻阻值,则该电阻阻值为______Ω
(1)在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火花计时器正常工作时,其打点的周期取决于交流电压的高低 |
B.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10V以下的交流电源上才能正常工作 |
C.打点计时器连续工作时间很短,应注意打点之后要立即关闭电源 |
D.开始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
(2)某同学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 cm、S3=8.33 cm、S4=8.95 cm、S5=9.61 cm、S6=10.26 cm,则D点处瞬时速度大小是m/s,计算小车运动加速度的表达式为,加速度大小是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另一同学利用气垫导轨测定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的遮光条,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 s,遮光条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4.0 s.试估算:滑块经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v1=____________ m/s ;在滑动过程中,滑块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___" m/s2。
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
(1)在如下基本步骤中,正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A.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
B.安放纸带 |
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
D.接通220 V交流电源 |
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
某同学做“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
(1)他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进行测量,图乙给出了实验所需要的各种仪器,请你按电路图把实物连成实验电路。
(2)这位同学测量时记录了5组数据,将测量数据描点如下图,请在图上作出相应图象。求得待测蓄电池的电动势E为________V,内阻r为________Ω(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这位同学对以上实验的系统误差进行了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主要是由电压表的分流引起的 |
B.主要是由电流表的分压引起的 |
C.电动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
D.内阻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
研究小组欲测一新材料制成的均匀圆柱体的电阻率,其电阻约为5Ω,步骤如下:用伏安法测定该圆柱体的电阻,除被测圆柱体外,还有如下供选择的实验器材:
A.电流表A1(量程0~0.6A,内阻约0.5 Ω)
B.电流表A2(量程0~3A,内阻约0.1Ω)
C.电压表V1(量程0~3 V,内阻约10 kΩ)
D.电压表V2(量程0~15 V,内阻约25 kΩ)
E.直流电源E(电动势4 V,内阻不计)
F.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5 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0 A)
G.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 k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 A)
H.开关S、导线若干
(1)为完成实验并且使实验误差减小,电压从零开始可调以测得多组数据,应选择的仪器为 (填写仪器的代号)
(2)请在如图所示的虚线框中画出测量的电路图。
(3)被测圆柱体电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比较,将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