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N两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相比,前者较大 |
B.X、N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相比,前者较弱 |
C.由X与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能与任何酸反应,但能与强碱反应 |
D.Z的氧化物能分别溶解于Y的氢氧化物和N的氢化物的水溶液 |
下列关于有机物分子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能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
B.甲烷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可证明甲烷为正四面体 |
C.1mol乙烯完全加成消耗1mol溴单质能证明乙烯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 |
D.1mol乙醇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0.5mol氢气,可证明乙醇分子只有一个羟基 |
下列实验装置是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结束 |
B.若将反应后②的试管取下,在通风橱中加热,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液呈红色 |
C.③中石蕊溶液变红色 |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溶液颜色 |
一定温度下在2L容器内进行着某一反应,固体X、气体Y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X Y |
B.当t1=2时,用X表示该反应在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5mol / (L·min) |
C.t2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
D.t3时,Y浓度不再变化,反应达到平衡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主要都跟氮氧化合物有关 |
B.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AQI)增加了pM2.5(可吸入大颗粒物)的指标 |
C.在银的催化作用下用乙烯制环氧乙烷:![]() |
D.从海水中获得蒸馏水的操作中,通过温度计控制溶液的温度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溴水鉴别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 |
B.煤的液化和气化都是物理变化 |
C.煤中含有苯及其同系物,所以煤是工业上获得苯的重要来源 |
D.石油分馏获得的石油气中,含甲烷、乙烷、乙烯等气态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