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亚氯酸钠受热易分解。以氯酸钠(NaClO3)等为原料制备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
(1)提高“反应1”反应速率的措施有 、 。(回答两点即可)
(2)“反应1” 的离子方程式是 。
(3)“反应2”的氧化剂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采取“减压蒸发”而不用“常压蒸发”,原因是 。
(5)某学习小组用碘量法测定粗产品中亚氯酸钠的含量,实验如下:
A.准确称取所得亚氯酸钠样品mg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将所得混合液配成250mL待测溶液。(已知:ClO2-+4I-+4H+=2H2O+2I2+Cl-)
B.移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几滴淀粉溶液,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重复2次,测得平均值为V mL 。
(已知:I2+2S2O32-=2I-+S4O62-)
①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
②该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
有机物F是一种新型涂料固化剂,可由下列路线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1)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E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
(2)由C和E合成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苯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①含有3个双键 ②核磁共振氢谱只显示1个吸收峰
③不存在甲基
(4)乙烯在实验室可由________(填有机物名称)通过________(填反应类型)制备。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A属于饱和烃
b.D与乙醛的分子式相同
c.E不能与盐酸反应
d.F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下列是利用烃C3H6合成有机高分子E和烃C6H14的流程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①~⑥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________。
(2)C6H14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两种峰,则C6H14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写出E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与新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D的同分异构体很多,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其中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谱峰最少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①含碳碳双键 ②能水解 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5)根据你所学知识和上图中相关信息,以乙醇为主要原料通过三步可能合成环己烷(无机试剂任选),写出第一步和第三步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质写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甲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1,乙元素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丙是元素周期表第ⅠA族中金属性最弱的碱金属元素。由此推断:
(1)甲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周期;乙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族;丙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
(2)甲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单质与丙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1961年,本生和基尔霍夫发现了一种新的碱金属元素,根据已学知道解答下列问题,帮助这两位科学家研究该元素。
(1)该元素单质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则该元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比钾与水反应剧烈,但没有铯与水反应剧烈,由此可确定该元素是________。其确定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制备出该元素的单质比钠单质要晚得多,分析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某学生往一支试管里按一定次序分别加入下列几种物质:
A.KI溶液, | B.淀粉溶液, | C.NaOH溶液, | D.氯水。发现溶液颜色按下面次序变化: |
①无色―→②棕黄色―→③蓝色―→④无色。
依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以上药品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①→②的离子反应方程式,若为氧化还原反应,请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③→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