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3日,央视记者分别在北京崇文门附近的麦当劳、肯德基以及真功夫3家大型快餐店取回可食用冰块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显示:3家快餐店食用冰块菌落总数严重超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肉毒杆菌有毒,可在其中加入硫酸铜使其变性后食用 |
B.肉毒杆菌在体内水解生成的氨基酸不能成为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
C.大肠杆菌分子中不一定含羧基和氨基 |
D.出血性大肠杆菌和油脂均为能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 |
对于锌—铜—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当导线中有1 mol 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 )
①锌片溶解了32.5 g ②锌片增重32.5 g
③铜片上析出1 g H2 ④铜片上析出1 mol H2
A.①和③ | B.①和④ | C.②和③ | D.②和④ |
将等物质的量K2SO4、NaCl、Ba(NO3)2、AgNO3混合均匀后,置于指定容器中,加入足量的水,经搅拌、静置、过滤。取滤液,用铂电极电解该滤液一段时间。则两个极区析出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约为( )
A.35.5∶108 | B.108∶35.5 |
C.8∶1 | D.1∶2 |
某原电池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A.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 |
B.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NO3)2溶液 |
C.正极为Fe,负极为Zn,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 |
D.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
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2NiOOH+2H2OCd(OH)2+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e-+OH-===NiOOH+H2O |
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
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 |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
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金属 |
B.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
C.在铅、银和盐酸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铅板上有5.18 g铅溶解,正极上就有1 120 mL(标准状况)气体析出 |
D.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上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