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划经济时期的重平等,吃“大锅饭”,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我国不断地对公平进行探索。这体现了 ( )。
①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价值标准与社会实践在历史性上的统一
③人们的立场、观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就不同
④真理在每一发展阶段上难免包含谬误成分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指出,一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的主要标志是,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增速稳,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4%,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就业稳,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高于上年。价格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进”的总体特征是,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稳中有进”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①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②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下列观点中与其错误相近的是()
A.克拉底鲁: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
B.毕尔生: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 |
C.王夫之: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
D.惠施:飞鸟之影,未尝动也 |
有筋骨的文学才是好文学,因为有筋骨才能有力量。筋骨与题材无关,大江东去、金戈铁马的宏大叙事可以成就筋骨,表现草木之微、花开花落的小叙事也可以筋骨毕现;筋骨也与风格手法无关,豪放硬朗可有筋骨,婉约细腻也可有筋骨,关键是作品在精神上能不能站起来、立得住,能不能给人启迪和力量。这告诉我们创作好的文学作品要
A.取材真实,形式多样 | B.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
C.品味高雅,积极向上 | D.熔铸中西,包容开放 |
“草根”参与让羊年春晚更精彩,尤其是引来无数民众欢声笑语的小品《高手在民间》,贴近百姓生活,让草根文化再次走入民众视线中。草根文化的兴起告诉我们
A.落后和腐朽文化在我国失去了市场 |
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和源泉 |
C.大众文化成为文明新风尚的引领者 |
D.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不断迸发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名言警句,是古代中华文明的结晶,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下列观点与“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包含《文化生活》道理相一致的是
①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③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