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
B.种群增长量最大 |
C.种群数量最大 |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
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与萨顿的“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假说无关的是( )
A.果蝇的白眼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
B.在向后代传递的过程中,都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
C.在体细胞中一般成对存在,分别来自父母双方 |
D.减数每一次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一致 |
以下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1/2的遗传物质 |
B.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目相等 |
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
D.受精作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 |
某DNA分子含有2m个碱基,其中腺嘌呤有a个。下列关于DNA复制所需游离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复制一次需要(m-a)个 ②在第二次复制时需要3(m-a)个
③在第n次复制时需要2n-1(m-a)个 ④复制n次需要2n(m-a)个
A.1项 | B.2项 | C.3项 | D.4项 |
赫尔希与蔡斯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保温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保温(侵染)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导致上清液带有放射性 |
B.32P标记T2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复制时,需要的酶是由噬菌体携带到细菌体内的 |
C.在此实验中最后获得的子代噬菌体大部分含有放射性 |
D.离心时间过长或搅拌不充分是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
在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情况下,F1自交后代所有表现型的比是12∶3∶1,则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的比是( )
A.1∶3 | B.3∶1 | C.2∶1∶1 | D.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