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是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动物正常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 |
B.图1中表示减数分裂的是细胞甲 |
C.图2中c→d是因为着丝点的分裂 |
D.图1中的细胞乙对应图2中的bc段 |
下图表示某植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下列可能是该植物基因型的是
A.ABCD | B.AaaaBbbb | C.AaBbCcDd | D.AaaBbb |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 |
B.子代获得突变基因一定能改变性状 |
C.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
D.突变基因一定是由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诱发产生的 |
家蚕体细胞中决定蚕丝蛋白分子中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是
A.细胞中核糖体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 B.细胞中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 |
C.细胞中转运R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 | D.细胞中核糖体的排列顺序 |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⑤ | D.③、⑤ |
已知某DNA分子有a对碱基,其中含胞嘧啶m个。若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则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A.1.5×(a—m) | B.2×(a-m) | C.3×(a-m) | D.4×(2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