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棕榈科植物。研究认为:200万年前,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该岛,一部分生活在pH较高的石灰岩上,开花较早;另一部分生活在pH较低的火山灰上,开花较晚。由于花期不同,不能相互授粉,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花期不同阻止了基因交流,最终形成了生殖隔离 |
B.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
C.土壤酸碱度的选择作用,诱发个体产生不同的变异 |
D.若将这两种植物种植在相同环境中,它们能杂交产生可育后代 |
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某细菌质粒上的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如图所示外源基因在质粒中可插入的位置有a、b、c点。某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对其插入的位点进行分析,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现象 |
实验推论 |
||
在含青霉素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 |
在含四环素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 |
目的基因插入的位置 |
|
A |
能生长 |
能生长 |
a |
B |
不能生长 |
能生长 |
b |
C |
能生长 |
不能生长 |
c |
D |
不能生长 |
不能生长 |
c |
从1997年开始,我国自行生产乙肝疫苗等基因工程药物,方法是
A.在受体细胞内大量增殖乙肝病毒 |
B.在液体培养基中大量增殖乙肝病毒 |
C.将乙肝病毒的全部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并表达 |
D.将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并表达 |
下列关于试管婴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产物 | B.是一个有性生殖过程 |
C.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结合成受精卵 | D.体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质融合成受精卵 |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卵裂期胚胎中细胞数目和有机物总量在不断增加 |
B.胚胎分割时需将原肠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
C.胚胎干细胞具有细胞核大、核仁小和蛋白质合成旺盛等特点 |
D.胚胎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的细胞,可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取 |
哺乳动物精子变形时,线粒体集中在尾基部的原因是
A.释放顶体酶发生透明带反应 | B.产生能量促进精子运动 |
C.有利于质基因进入受精卵 | D.受细胞核的挤压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