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相关的方法与结果正确的是
A.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则可能原因是搅拌不充分 |
B.未标记的噬菌体在含32P标记的细菌体内复制三次,其子代噬菌体中含32P的个体占3/4 |
C.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用以标记35S |
D.分别用含35S和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出带相应标记的噬菌体 |
连续分裂的动物体细胞的生长即体积增大,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A.分裂中期 | B.分裂前期 | C.分裂间期 | D.分裂后期 |
下列与细胞结构组成及功能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肝糖原只含有C、H、O三种元素 B.高尔基体的成分中一定有磷脂
C.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孔较多 D.生物体内一种基因只能在一个细胞中表达
下列哪种物质不可能影响到生物的细胞壁
A.盐酸 | B.青霉素 | C.纤维素酶 | D.辅酶Ⅱ |
用含32P磷酸盐的营养液培养动物细胞,一段时间后细胞的下列结构以及化合物均有放射性的是
①脱氧核糖②核膜③细胞壁④线粒体基质⑤转运RNA⑥叶绿体基质
A.②④⑤⑥ | B.①③⑥ | C.①④⑤⑥ | D.②④⑤ |
同为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的产生,取决于
A.两者R基组成的不同 | B.两者的结构完全不同 |
C.酪氨酸的氨基多 | D.精氨酸的羧基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