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轻固态材料,在浙大诞生,如图所示,实验室昵称它为“碳海绵”。检测结果显示“碳海绵”还有超强的储电能力;对有机溶剂具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是已报道的吸油力最高的材料;放在温度-196℃的液氮中,弹性活力依然;“碳海绵”有很多空隙,可以填充保温材料等物质;它能达到的最小密度为0.16毫克/立方厘米(不包括该物质空隙间的气体);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将来的某一天,手机电池带电时间能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 |
B.若海上发生漏油事件,则可以把“碳海绵”撒在海面上迅速吸油 |
C.若用此材料做成宇航服能抵抗月球晚上零下一百多度的低温 |
D.相同体积“碳海绵”的质量远小于密度为0.09千克/米3的氢气的质量 |
物体只受F1、F2两个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现保持F1在t1时间内不变,只改变F2的大小,此过程中物体受到的合力的方向始终与F1方向相同,表示F2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图中的
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中点,闭合开关S后,各电表有示数,灯泡的发光情况正常。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中点向右移动,则
A.灯泡L变暗 |
B.电压表V示数变小 |
C.电流表A1示数变小 |
D.电流表A2示数变大 |
如图所示,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有质量为m甲、m乙,密度为ρ甲、ρ乙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时,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相等,则
A.m甲<m乙 | B.m甲=m乙 |
C.ρ甲>ρ乙 | D.ρ甲<ρ乙 |
两个电阻R1和R2串联在电路中,R1和R2两端的电压之比2∶3,若将它们并联在电路中,电阻R1和R2的功率之比为
A.4∶9 | B.2∶3 |
C.3∶2 | D.2∶5 |
一只凸透镜的焦距是 15cm ,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 B.倒立、缩小的实像 |
C.正立、放大的虚像 | D.正立、放大的实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