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1960年提出著名的“特里芬悖论”,它是指如下两难局面:一方面,美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是其他各国储备资产的来源,若美国停止不平衡,势必减少他国的流动性储备;但另一方面,若美国长期不消减国际收支逆差,又会使其他国家对美元的信心下降,因而争相拿本国的美元储备兑换美国政府的黄金。这里特里芬悖论指出的问题意味着
A.美国清偿能力和机制与国际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信心之间存在根本性矛盾 |
B.美国经济实力愈是强大,该悖论指出的矛盾愈是突出 |
C.美国享受美元特权是无需支付成本的 |
D.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世纪70年代的解体意味着美国金融霸权的终结 |
“1688年的最后两个月时间里,英格兰上演了一出光怪陆离的巴洛克式的戏剧,剧中的男主角是两位国王,……奥兰治亲王(荷兰执政)威廉发表宣言,……宣言列举了詹姆斯王朝的所有‘罪恶和弊端’”,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 B.《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利 |
C.光荣革命 | D.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
恩格斯说:“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下列表述符合恩格斯论断的是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有力支柱 |
C.罗马法维护罗马共和制 | D.罗马法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立法基础 |
《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果故意伤人肢体,又未与(受害人)和解者,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的伤害。这一规定反映出《十二铜表法》
A.是罗马成文法起点 | B.掺杂原始落后古老习俗 |
C.保留维护贵族不合理法规 | D.注重法律程序,缺乏灵活变通 |
伯里克利执政时期,下列公职人员不是公民通过抽签方式产生的是
A.公民大会轮值主席 | B.五百人会议成员 |
C.陪审法庭陪审员 | D.十将军 |
梭伦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下列不属于这场改革内容的是
A.颁布解负令,解放债务奴隶 | B.为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
C.按年收入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 D.设立雅典最高法院受理公民投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