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由此可见,两宋时期儒家学说的重大理论突破在于
A.从关注天道自然转向研究人们的行为准则 |
B.创立出与佛道学说截然对立的新儒学理论 |
C.探寻出格物致知和本心体悟两种明理方法 |
D.确立关于礼乐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终极解释 |
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
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 | 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
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 | 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
.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受某些基本权利。下列蕴含自然法观念的是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B.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 |
C.如果故意伤人肢体……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伤害 |
D.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是自由民加上黑奴之五分之三 |
.西塞罗说:“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乃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最正确的是
A.法律地位至高无上 | B.执政官权力最高 |
C.法律由执政官制定 | D.法律就是执政官 |
亚里士多德警惕“纯粹民主”,他如此评价道:“进行统治的是人民,而不是法律;因为一切都由多数投票决定,而不是由法律决定……人民拥有国王的权力进行统治;他们至高无上,不是作为个体,而是作为集体。”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投票不应该是民主的唯一方式 | B.集体统治比个人统治危害更大 |
C.民主是人民结成集体进行统治 | D.脱离了法制的民主会沦为专制 |
下列关于古代雅典民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古代雅典非常珍视法律 |
B.梭伦颁布“解负令”,废奴隶制 |
C.克利斯提尼改革使所有雅典人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 |
D.伯里克利时代,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