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曾说:“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面对后来“帝制自为”的情况,孙中山的表现是
| A.成立同盟会,明确革命纲领 | B.颁布《临时约法》,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
| C.组织护国运动,捍卫民主共和制度 | D.实行国共合作,顺应时代潮流 |
有人认为:“民国成立后,国家自国家,社会自社会。”这一观点的含义是
| A.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获取 | B.民主思想未对民众产生影响 |
| C.传统社会没有得到根本改造 | D.各省对共和政体并不认同 |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 |
| B.美国的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 |
| C.美国的联邦宪法是一件好看而不适用的美丽艺术品 |
| D.美国的联邦宪法是美国人排除外部思想的影响而独自发明的 |
到现在为止,发端于罗斯福新政的现代资本主义较之传统资本主义正在发生着一些新变化。下面对“新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国家对经济实行系统调控和干预 | B.政府成为各项事务的直接管理者 |
| C.西方主要国家建立起“福利国家” | D.新经济出现,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 |
当苏联政府每年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时,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在工作。”苏联工人的话实质上反映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着弊端 | B.斯大林模式存在弊端 |
| C.社会主义制度缺乏优越性 | D.新经济政策存在弊端 |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科学家们认为“人们距离可知世界的边界已经不遥远”。打破这种认识的是
| A.经典力学 | B.生物进化论 |
| C.相对论和量子理论 | D.电力的发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