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反映的是某一时期各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比例的情况。据图中数据判断,当时苏联正处于
| A.新经济政策实施时期 |
| B.“一五”计划实行时期 |
| C.“二五”计划实行时期 |
| D.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
从1983年1月起,国家规定凡有盈利的国营企业,其利润按一定的比例税率缴纳所得税,所得税后利润,一部分上交国家,一部分按国家核定的留利水平留给企业自行支配。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
| A.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 B.极大地增强了城市工矿企业的活力 |
| C.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
| D.保证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的资金 |
《人民日报》曾报道:某地农庄主席因为农庄的土地由过去的1,518亩增加到29,000多亩,人口也由63户扩大到1,360户,“农庄的管理一天比一天复杂”而大伤脑筋。这反映了
| A.土地改革后小农经济发展迅速 |
|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迅猛发展 |
| C.“大跃进”时期农村滥垦滥伐 |
|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带来新问题 |
近年来,我国在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钓鱼岛十二海里正常巡航、南海等问题上进行的有理有节的外交斗争,得到民众的认可。就连外交部的领导到中央党校讲课时都说,给外交部寄钙片的人越来越少了。之前我国外交被民众误解为“太软”,主要是因为
| A.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
| C.新时期我国以国内经济建设为中心 |
| D.我国在联合国框架下开展多边外交 |
1958年之后的全国人大会议上鼓掌逐渐成为一种表决方式,后来甚至出现用热烈的鼓掌代替了举手和无记名投票。直到1979年,相关法律才再次对票决进行明确。这表明改革开放后我国
| A.逐步完善民主制度 | B.人大制度得以恢复 |
| C.健全各项法律制度 | D.确立依法治国理念 |
1949年7月,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致杜鲁门总统的信中写道:“据许多观察家的意见,他们已经堕落于腐败,争夺地位权力,一向是一个一党政府,而不是在西方寓意下之民主政府。尽管如此,我们为了显而易见的理由,仍旧继续倾全力援助国民政府。”这里“显而易见的理由”主要指
| A.美苏全球争霸的需要 | B.根除国民政府的腐败 |
| C.维护美国在华的利益 | D.遏制中共势力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