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小组准备探究元件Q的伏安特性曲线,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图中的实物连线按电路图补充完整.
(2)考虑电表内阻的影响,该元件电阻的测量值 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真实值.
(3)在电路图中闭合开关S,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但无论怎样移动变阻器滑动片,总不能使电压表的示数调为零.原因可能是图中的 (选填a、b、c、d、e、f)处接触不良.
(4)实验测得表格中的7组数据.请在坐标纸上作出该元件的I-U图线.
序号 |
电压/V |
电流/A |
1 |
0.00 |
0.00 |
2 |
0.40 |
0.02 |
3 |
0.80 |
0.05 |
4 |
1.20 |
0.12 |
5 |
1.60 |
0.20 |
6 |
2.00 |
0.3l |
7 |
2.40 |
0.44 |
(5)为了求元件Q在I-U图线上某点的电阻,甲同学利用该点的坐标I、U,由R=求得.乙同学作出该点的切线,求出切线的斜率k,由R=
求得.其中 (选填“甲”、“乙”)同学的方法正确.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力的关系。下列措施中不需要和不正确的是:()
A.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 |
B.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塑料小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能匀速滑动。 |
C.每次改变拉小车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
D.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 |
E. 实验中应先放小车,然后再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某组同学实验得出数据,画出a-F图像如右图所示,那么该组同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 )
A.实验中摩擦力没有平衡 |
B.实验中摩擦力平衡过度 |
C.实验中绳子拉力方向没有跟平板平行 |
D.实验中小车质量发生变化 |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共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刻度线跟“0”计数点对齐
|
。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实验中,有位同学做了一系列步骤,其中的两个步骤是这样做的:
①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与两个弹簧秤的读数F1与F2;
②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线沿原来的方向(即两个弹簧同时拉时橡皮条伸长的方向)拉橡皮条,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线的方向;
以上两个步骤中均有疏漏或错误,分别是:在①中;
在②中。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在研究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钩码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
在做“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
A.每次把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 | 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 |
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