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分析说明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拒签和约”是……的一项重要成果,全国人民为此进行坚决斗争。天津、陕北等地赴北京代表,在新华门冒雨伫立一天一夜。陕西学生代表屈武“长跪痛哭,以首触地有声”,激愤地说:“现在国家都要亡了,如果政府再不想办法,不答应学生的要求,我们只好以死力争。”
材料二: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大体同意我的看法……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基本上是合理的,……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
——1919年美国公使芮恩施给国务院的报告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次民族运动的情况?
(2)这一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3)材料二说:“这场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这场运动采取了什么方式?
(4)“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请写出最能反映这次运动性质的口号。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5)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向当时的学生们学习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欧盟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了。()
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制定的。()
理由:

20世纪同属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请问苏联赫鲁晓夫的改革主要内容有哪些?为什么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48年至1982年,中东地区的阿拉伯民族和以色列民族曾经进行了五次战争。
(1)五次中东战争围绕的问题是什么?
(2)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第一次坐在谈判桌前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所根据的原则是什么?
(3)战争能否解决阿以冲突?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如图,图一中的旗帜是什么组织的旗帜?图二中的货币名称是?

(2)图一中这一组织什么时间建立?图一中这一组织的出现,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