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几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 )
| A.取消了“二十一条” | B.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
| C.中国共产党成立 | D.国共合作实现 |
人类社会是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进步的。下列事件中,对于“新”的体现表述错误的是( )
| A.新中国的成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开始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
| B.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 |
| C.苏俄新经济政策——大力发展计划经济 |
| D.美国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 |
学习宋元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最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 B.多元文化的碰撞和文明高度发展 |
|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D.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
下列诗词所评述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岜犹藏万家室。”——杜甫《忆昔》
②“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
③“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沁园春•雪》
④“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唐)皮日休
| A.①②③④ | B.③②①④ |
| C.②④①③ | D.④①③② |
他到达长安后,漫步在繁华的街市中,他可能看到的有()
①穿胡服的女子骑马游玩
②因天气寒冷,平民百姓多穿棉布衣服
③卖珠宝的波斯店生意兴隆
④许多外国人在长安生活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他首先乘船沿大运河北上,到长江前途经的这一段运河名为()
| A.永济渠 | B.通济渠 | C.江南河 | D.邗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