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越调·小桃红
杨果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 有人独上江楼卧。 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注:杨果,是一位由金入元的诗人,金灭亡以后五年才出来做官。这首元曲在景与情的关系上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指出“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典故的出处。作者借它们表现了什么情思?
阅读下列唐诗与宋词,回答问题。
田园乐(其六)
王 维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一诗一词都描写了春景,但表达的感情并不相同,请作简要说明。
从整首词看,《踏莎行》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上片或下片词中意象,简要分析其妙处。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同友人游青溪
【清】王永彬
溪声引我入村烟,纡曲山盘古洞天。
苍石堆云撑峭壁,碧涛溅雪拥飞泉。
煎茶小憩清凉界,问柏能知魏晋年。
嘱咐同人归去早,此间住久恐成仙。请赏析第二联“撑”、“拥”二字的妙处。
有人评价这首诗“于平凡之处翻出新语,于平凡之景中翻出新意”,请结合颈联和尾联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夜泊钱塘
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
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
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首联“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写出了诗人“夜泊钱塘”时怎样的心理活动?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浓浓的乡愁的?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后游
杜甫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得何之?
【注】杜甫于上元二年(761)春曾一度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即写了这首《后游》。颈联两句,以时间的推移来分叙二景,是哪两景?请简析。(3分)
前四句回应往日之游而写今日之游,下笔处处生情,作者是如何表现人有意、物有情的?(4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少年游北宋柳永
参差烟树霸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兰陵王柳北宋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注释】(①蘅臯:生长香草的江边高地。②隋堤:汴河之堤,隋炀帝时所修。③寒食:清明前一天为寒食。榆火:朝廷于清明节取榆、柳之火以赐百官。划线句都借折柳伤别,但写法不同,请简要分析。 (3分)
请分析两首词末句中“独自”和“愁”在情感表达上的妙用。(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