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伽利略用该实验证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B.其中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外推得到的结论 |
C.运用甲图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更方便进行实验测量 |
D.运用丁图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从而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
电路中C是平行板电容器,S先触1后又扳到2,若这时将平行板的板间距拉大一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平行板电容器两板的电势差不变 |
B.平行扳电容器带电量不变 |
C.平行板电容器两板的电势差增大 |
D.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的的电场强度不变 |
如图所示,R1=2Ω,R2=10Ω,R3=10Ω,A、B两端接在电压恒定的电源上,则 ( )
A.S断开时,R1与R2的功率之比为1∶5
B.S闭合时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2∶1
C.S断开与闭合两情况下,电阻R1两端的电压之比为2∶1
D.S断开与闭合两情况下,电阻R2的功率之比为7∶12
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两端加上电压U后,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量q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此图象的斜率可表示为()
A.U | B.R | C.![]() |
D.![]() |
某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点运动到B点,电场线、粒子在A点的初速度及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可以判定( )
A.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B点的加速度 |
B.粒子在A点的动能小于它在B点的动能 |
C.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它在B点的电势能 |
D.A点的电势低于B点的电势 |
学习《静电场》后,养成整合知识习惯的小华同学发现,在引入“电场强度”和“电势”两个物理量的基本思维过程时,都采用了“比值法”定义新的物理量。“比值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之一,下面没有采用这种方法定义的物理量是
A.加速度 | B.电势能 | C.电容 | D.电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