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为某住宅区的应急供电系统,由交流发电机和副线圈匝数可调的理想降压变压器组成.发电机中矩形线圈所围的面积为S,匝数为N,电阻不计,它可绕水平轴OO′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矩形线圈通过滑环连接降压变压器,滑动触头P上下移动时可改变输出电压,R0表示输电线的电阻.以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时为计时起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发电机线圈某时刻处于图示位置,变压器原线圈的电流瞬时值为零 |
| B.发电机线圈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 =" NBSω" sinωt |
| C.当用电量增加时,为使用户电压保持不变,滑动触头P应向上滑动 |
| D.当滑动触头P向下移动时,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将升高 |
某小型水电站的电能输送示意图如图所示,发电机通过升压变压器T1和降压变压器T2向用户供电。已知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降压变压器T2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4∶1,降压变压器副线圈两端交变电压u=220
sin100πt V,降压变压器的副线圈与阻值R0=11Ω的电阻组成闭合电路。若将变压器视为理想变压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R0电流的有效值是20A |
| B.降压变压器T2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为4:1 |
| C.升压变压器T1的输出电压等于降压变压器T2的输入电压 |
| D.升压变压器T1的输出功率等于降压变压器T2的输入功率 |
据中新社相关报道,我国将于2011年上半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2011年下半年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并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某同学得知上述消息后,画出“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假想图如图所示,A代表“天宫一号”,B代表“神舟八号”,虚线为各自的轨道。根据此假想图,可以判定()
| A.“天宫一号”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
| B.“天宫一号”的周期小于“神舟八号”的周期 |
| C.“天宫一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神舟八号”的向心加速度 |
D.“神舟八号”加速有可能 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 |
如图a、b所示,是一辆质量为m=6×103kg的公共汽车在t=0和t=3
s末两个时刻经过同一路牌的两张照片.当t=0时,汽车刚启动,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的运动可看成匀加速直线运动.图c是车内水平横杆上用轻绳悬挂的拉手环经放大后的图像,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70.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不能计算出的物理量有()(已知sin370=0.6,cos370=0.8,g取10m/s2)
| A.汽车的长度 | B.第3s末汽车的速度 |
| C.第3s末汽车牵引力的功率 | D.3s内合外力对汽车所做的功 |
在水平足够长的固定木板上,一小物块以某一初速度开始滑动,经一段时间t后停止.现将该木板改置成倾角为45°的斜面,让小物块以相同的初速度沿木板上滑.若小物块与木
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则小物块上滑到最高位置所需时间t’与t之比为()
A.![]() |
B.![]() |
C.![]() |
D.![]() |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
B.根据速度定义式 ,当 非常非常小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维法 |
| 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
| 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