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分别是一个菱形的四个顶点,∠abc=120°.现将三个等量的正点电荷+Q固定在a、b、c三个顶点上,将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依次放在菱形中心O点和另一个顶点d点处,两点相比( )
A.+Q在d点所受的电场力较大 |
B.+Q在d点所具有的电势能较大 |
C.d点的电势低于O点的电势 |
D.d点的电场强度大于O点的电场强度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A沿高度为h、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从顶端由静止滑下,另一质量与A相同的小球B自相同高度同时由静止落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落地前重力对两球做的功不等 |
B.落地前的瞬间两球的速度相同 |
C.落地前两球动能的变化量相同 |
D.落地前两球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 |
如图所示,用细线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将固定在墙上的轻弹簧压缩的距离为DL(小球未拴在弹簧上),若将细线烧断后()
A.小球立即做平抛运动 |
B.小球的加速度立即为重力加速度g |
C.小球脱离弹簧后做匀变速运动 |
D.小球落地时动能等于mgh |
如图所示,在杂技表演中,猴子沿竖直杆向上做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同时人顶着直杆以速度v0水平向右匀速移动,经过时间t,猴子沿杆向上移动的高度为h,人顶着杆沿水平地面移动的距离为x。关于猴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对地面的运动轨迹为直线 |
B.相对地面做变加速曲线运动 |
C.此时猴子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为v0+at |
D.t时间内猴子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是![]() |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的运动图像,由图像可以看出在0~4s内()
A.甲、乙始终同向运动 |
B.2s末前甲的瞬时速度比乙大,2s末后乙的瞬时速度比甲大 |
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
D.两个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2s末 |
一个质量为1kg的弹性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5m/s的速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速度大小不变,向反方向运动。则碰撞前后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v和碰撞过程中墙对小球做功的大小W分别为()
A.△v =10m/s,W=0 | B.△v =10m/s,W=25J |
C.△v =0,W=25J | D.△v =0,W=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