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
| B.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
| C.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 |
| D.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关系问题 |
在某小学举行的一次故事会上,有人听了《愚公移山》的故事,深为愚公的精神所感动,但同时又认为,愚公毕竟还是“愚”:为什么一定要用锹挖、用肩挑,一年才往返一次,而不用炸药炸、用装载车运呢?
试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回答上述问题。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的“登月”计划分为三个阶段:2000年到2005年,将进行环月探测,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2005年到2010年,将实现软着陆和月球车巡视;2010年到2020年,将实现软着陆和月球车采样返回。这表明
| A.实践活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 B.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
| C.实践活动具有阶段性的特征 |
| D.实践是一种能动性、创造性的活动 |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对“客观的物质性”应这样理解
| A.实践是与主观对立的客观事物 |
| B.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是客观的 |
| C.实践是带有强烈目的性的活动 |
| D.实践可以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 |
笛卡儿对原本相互分离的几何方法和代数方法进行比较,发现了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在此基础上,他把代数运用到几何上,使图形的几何关系以代数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创立了解析几何。这说明
| A.人对事物的认识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
| 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
| C.获得真理就要敢于打破常规 |
| D.真理也会变成谬误 |
马克思说过:“最蹩脚的建筑师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段论述主要说明的是
|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
|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
| C.实践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社会活动 |
| D.实践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