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国家的做法坚持了(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②承认人类社会的客观性
③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实事求是的原则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毛泽东的诗词蕴含深刻的哲理性。下列诗词与《七律·到韶山》“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哲学意蕴相一致的是
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B.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 |
C.千里来寻故地, 旧貌变新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 |
一块荒地上,草长得最快,然后慢慢地灌木会长出来,再后来是各种杂树。接着松树就会从杂树下长出来,慢慢超过杂树,不惧风雪严霜,最终千百年挺立。从哲学角度来看,这段话语
A.开启人的智慧,揭示世界本质,发人深思 |
B.陶冶人的情操,丰富精神世界,使人奋进 |
C.如理性的明灯,指明实现人生价值需砥砺自我 |
D.似春雨般滋润,催生人们对永恒真理不懈追求 |
观察下图,图蕴含的辩证法道理包括
①认识和改造世界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②关键部分性能在一定条件下决定整体功能
③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④要果断地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到:“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从唯物论角度看,该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它肯定了
A.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
B.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C.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D.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
2013年10月,有着“金牌编剧”和“平民作家”之称的高满堂获得第八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称号。他塑造的人物形象几乎都是平凡普通的小人物,将其放到大历史中去表现,用寻常百姓的离合悲欢,折射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变革。高满堂的成功说明
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
B.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 |
C.积极创新,崇尚多元才能使普通大众获得更多的感性愉悦 |
D.兼收并蓄,正确对待不同文化的差异才能推动中华文化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