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某国1950—1976年人口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

内容
人口变化比例`
内容
人口变化比例
总人口
+5%
大都市区
+4%
大于100万中心城市
—4%
大都市中心城区
—3.5%
小于100万中心城市
+1%
大都市郊区、卫星城镇
+10%

根据材料分析,下列关于该国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再生产类型为“高——低——高”
B.该国人口总量的变化主要是大量移民迁入所致
C.城市人口数量减少,乡村人口数量增加
D.出现了城市郊区化现象

大都市中心区人口外迁的主要原因有
①城市中心环境质量下降,而郊区和小城镇环境质量较好  
②小城镇的各种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③城市中心区就业困难,消费水平高
④城市工业布局不断向城郊或中小城市转移
⑤城市中心区地价高,中心商务区外迁至郊区

A.①②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该图为某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变化情况。读图回答4~5题。

该国(  )

A.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 B.城市化速度快
C.属发达国家 D.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③→⑤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  )

A.劳动密集型产业 B.资源密集型产业
C.能源密集型产业 D.现代服务业

湿地被称为“地球的肾”,最主要的是因为湿地具有什么功能()

A.调节气候 B.美化环境
C.净化水中的污染物 D.保护生物多样性

植树造林是治理风沙的有效措施。该图是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完成1~2题。

三幅图按治沙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

A.A→B→C   B.B→C→A
C.B→A→C D.C→A→B

在我国进行这项工作时,最适宜选种的植物是(  )

A.杨树    B.桦树
C.沙拐枣     D.柳树

下列地理现象能够反映陆地环境整体性的是()

A.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
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
C.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D.沙漠地区生长着骆驼刺,水生植物根系不发达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①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渗透
②地理环境各要素都是单独地存在和发展的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④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