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岛屿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及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冬季,岛屿西侧海峡风浪很大,下列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差大.风力大 | B.下垫面为海洋,摩擦力小,风力大 |
C.海峡内的洋流加大海水流速 | D.海峡两岸地形的狭管效应加大风速 |
图中大河的河口处均没有形成大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A.河流短促湍急,航运条件差 | B.台风频率高,易形成风暴潮 |
C.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 | D.泥沙淤积严重,不利于建设港口 |
从 1950 年到 1989 年,该地区城市发展的特征是
A.东部地区发展快,西部地区发展慢 | B.从分散到集中,出现城市群 |
C.大城市增长快,中小城市增长慢 | D.中部地区城市发展最快 |
我国民间有气象谚语“十雾九晴”,意思是在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大雾多发生在晴天的早上,这是因为()
A.晴天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 B.晴天尘埃多 |
C.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 | D.地面辐射强,大气降温慢 |
一定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量与同温度下这些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的比值称为相对湿度。读图4,回答10~12题据图,当气温在10℃时,1立方米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为10g。若要使最大水汽量上升到40g,气温应达到()
A.15℃ | B.25℃ | C.30℃ | D.35℃ |
测得一封闭实验箱内的温度为30℃,相对湿度是50%,如果要使实验箱内的相对湿度降低到37.5%,箱内温度应调节为()
A.35℃ | B.25℃ | C.15℃ | D.5℃ |
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推知,相对湿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气温,其一般规律是:
①气温高,相对湿度小②气温低,相对湿度小
③清晨相对湿度最大④午后相对湿度最大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当太阳直射某地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为该地一年中昼最长的一天 |
B.该地位于热带范围 |
C.此日为该地一年中日出最早的一天 |
D.该地此时的地方时和区时均为12点 |
读下列“地球光照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回答1~2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全球昼夜平分 | B.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图② |
C.图②与图③所示日期相同 | D.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是图④ |
关于图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 B.海南岛上正午物体的影子最短 |
C.此时是漠河白昼最长的一天 | D.此时是北京一年中最热的月份 |
图2为地球侧视图,读图回答5~6题。当晨昏线处在AB位置时,地球上昼长达最大值的所有地区是()
A.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 B.北回归线到北极圈 |
C.赤道以北的地区 | D.北寒带 |
当晨昏线从CD位置向AB位置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 |
B.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 |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
D.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渐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