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区域岩层新老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与上图甲处地形成因相同的是
该区域
A.河流干流自南向北流 | B.河谷仅受流水侵蚀而形成 |
C.河流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 | D.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单位时间出现的次数)图,完成下列各题。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 B.台风 | C.洪涝 | D.寒潮 |
图中甲地和乙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进退 | B.海陆位置不同 |
C.台风影响的先后不同 | D.水利建设不同 |
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集中,多暴雨 |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 D.气温高,蒸发量大 |
读下图“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郊区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a、b两曲线
A.a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
B.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 |
C.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
D.a、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 |
集合各监测站的车流信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最好利用
A.遥感技术 | B.卫星导航系统 |
C.全球定位系统 | D.地理信息系统 |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的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08年比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特点的是
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 D.城市规模扩大 |
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④郊区交通更加便利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2008年城市规划图中的城市交通网属于
A.方格-放射式 | B.环行-方格式 |
C.环行-方格-放射式 | D.环行-放射式 |
2010年伊始,全球地震较为活跃,结合下表,回答下列各题。对两次地震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板块碰撞运动 | B.板块张裂运动 |
C.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运动 | D.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运动 |
由表可知,智利地震死亡人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产生的次生灾害影响小 | B.震区人口稀少 |
C.震区经济落后 | D.灾后应对措施得当 |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①地形崎岖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③地表基岩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