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阴山北麓为农牧交错地带,自南向北地势逐渐低平,地貌依次从中山、低山丘陵、缓坡丘陵到波状高原,具有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大风日数多等特点,风蚀作用强烈。回答下列各题。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地带风蚀作用最强烈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地带防御风蚀可采取的措施是

A.在丘陵地带深翻土地,保水保墒
B.在波状高原发展季节放牧业,淘汰部分过冬牲畜
C.在丘陵顶部清除原有灌草,改种防风效果好的松树
D.在波状高原建设基本农田,实现粮食稳产高产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5月份示意图及该地区农业用地结构比重(﹪),完成下列各题。

此时,P城市的天气状况是

A.温暖晴朗 B.凉爽阴雨
C.吹东南风 D.气流下沉

该区域合理开发的方向是

A.坡地退耕,大力发展苹果种植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比重
C.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立体农业 D.全面封山,禁止开发利用山地

图是我国某山地的垂直带谱,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该山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南坡的雪线海拔较低
B.北坡的水热条件垂直变化较小
C.2000米高度上北坡降水量较大
D.南、北两坡基带植被差别较大

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热量 B.光照
C.水源 D.土壤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流经①处海域的洋流是

A.向北流的寒流 B.向南流的寒流
C.向北流的暖流 D.向南流的暖流

②处海底地形的主要成因是

A.海水的侵蚀作用 B.河流的侵蚀作用
C.地壳的张裂运动 D.地壳的碰撞运动

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北京时间)发生在西太平洋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震源深度约10公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地震发生时,下列图示事象正确的是

地震导致这里的海底向东南方向移动了24米,海底高度增加了3米。观测本次海底地壳变动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A.RS技术 B.GPS技术
C.GIS技术 D.数字地球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关于C点开设仓储式超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布局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B.靠近居民区,便于扩大销售
C.布局符合市场最优原则
D.该处地价高,可显现企业实力

a、b、c、d四地按商业网点经济效益的高低排序正确的是(  )

A.a〉b〉c〉d B.b〉a〉d〉c
C.d〉c〉a〉b D.b〉c〉d〉a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