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名称 |
钠 |
镁 |
铝 |
硅 |
磷 |
硫 |
氯 |
氩 |
元素符号 |
Na |
Mg |
Al |
Si |
P |
S |
Cl |
Ar |
原子结构示意图 |
![]() |
![]() |
![]() |
![]() |
![]() |
![]() |
![]()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___________,该元素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______。
(3)13号铝元素与硫酸根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中A~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已知组成A、B的元素种类相同,组成F、G的元素种类相同,C、D是无色气体,H是紫红色固体,E、I是黑色固体。
(1)A的化学式为 ,C的化学式为 。
(2)F+E→G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3)实验室里利用右图装置可以实现D+I→H+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际进行实验时,应该先(选填“通入D”或“点燃酒精灯”)。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生产和生活需求的增加,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新能源。
(1)石油经过加热分馏,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等产品,该过程属于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下同);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到上千摄氏度,得到焦炉煤气、粗氨水、焦炭和煤焦油,该过程属于变化。
(2)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数比。现有一套以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4H10)为燃料的灶具,若要改为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应采取的措施是(选填字母)。
A.燃料气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减小 | B.燃料气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增大 |
C.增大燃料气进入量或减小空气进入量 | D.减小燃料气进入量或增大空气进入量 |
(3)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主要成分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如果开采不当而使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会造成的严重环境问题是。
(4)下图所示为一种“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乙醇属于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我们生活在“水球”上,地球表面的70.8%被水覆盖。
(1)降雨是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一个环节。、或这些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2)请按要求写出水作为反应物的化学方程式:
①分解反应:;
②化合反应:。
(3)下表提供了在一定条件下,水能否与一些金属发生反应的信息。
①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和表中的已知信息推断,镁与水蒸气反应(选填“能”或“不能”);
物质 |
钠与冷水 |
镁与冷水 |
镁与水蒸气 |
铁与冷水 |
铁与水蒸气 |
能否发 生反应 |
剧烈反应 |
缓慢反应 |
? |
不反应 |
加热条件 下能反应 |
②已知铁与水蒸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③铁虽然常温下与水不反应,但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
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一周以后发现铁钉表面锈蚀。图中a、b、c三处锈蚀情况最严重的是(选填字母),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溶质形成溶液。(1)下表列出了不含结晶水的固体A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溶解度/g |
36 |
35 |
34 |
33 |
32 |
31 |
30 |
29 |
28 |
27 |
①6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32g固体A,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是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再将烧杯中物质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②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应是图中的(选填“甲”或“乙”)。
(2)下列条件下,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选填字母)。
A.1×101 kPa、20 ℃ B.2×101 kPa、10 ℃
C.2×101 kPa、20 ℃ D.1×101 kPa、10 ℃
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铁片放入稀盐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木炭还原氧化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