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Ⅰ~Ⅳ实验的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A.实验Ⅰ:振荡后静置,液体分层,下层液体无色 |
B.实验Ⅱ: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
C.实验Ⅲ: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 |
D.实验Ⅳ:加热后,水槽中先生成白色沉淀,后逐渐溶解 |
有一反应:2A+B2C,其中A、B、C均为气体,下图中的曲线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曲线,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B的转化率,图中有a、b、c三点,如图所示,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 T1温度下a点表示若想达到平衡,可以采取增大压强的方法
C. b点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D.c点可表示v(正)<v(逆)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溶液中,H+、NO3-、Fe2+、Na+一定不能大量共存 |
B.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有物质的变化,不一定有能量的变化 |
C.电子工业上用30%的氯化铁溶液腐蚀敷在印刷线路板上的铜箔: Fe3+ + Cu=Fe2+ + Cu2+ |
D.向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因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红褐色沉淀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的研究,采用钯催化可将碳原子连接在一起制造新的有机材料,所以钯催化剂能催化所有类型的有机反应。 |
B.把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其原理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
C.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
D.2011年日本地震引发核危机,食盐中的碘单质可以防止核辐射,故市民应当抢购食盐。 |
2011年是中国的“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关注民生,关注环境以及可持续性发展成为政府工作的重心。下列有关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自备购物袋,不使用方便袋符合环境保护的思想。 |
B.建立空调凝结水和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充分利用水资源。 |
C.可吸入颗粒(例如硅酸盐粉尘)形成气溶胶,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 |
D.生产生活中排放的SO2、NO2等,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氯氟烃含量是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项目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