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文学作品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
| A.《红楼梦》中,在抄检大观园时,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里,林黛玉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但并无私弊之物。 |
| B.《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天下人负我,不教我负天下人”,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 |
| C.觉新深深地爱着钱家的梅表妹,但他屈从于父命,和自己不认识的少女瑞珏结婚。 不久,梅出嫁了,觉新也深深地沉溺于端庄美丽的妻子瑞珏的温存与抚爱之中。这一故事情节体现觉新性格的两重性。 |
| D.在《雷雨》整部剧中,蘩漪和周朴园的正面冲突就有四处。第二次冲突是周朴园逼蘩漪喝药。这次蘩漪的反抗性是表现出来了,但这属于消极抵御。 |
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玄德带回,令拜云长、翼德为叔。云长曰:“兄长既有子,何必用螟蛉?后必生乱。”玄德曰:“吾待之如子,彼必事吾如父,何乱之有!”云长不悦。
“螟蛉”指谁?他在“败走麦城”事件中有何表现?请简述。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凤姐儿故意的把脚步放迟了些儿,见他去远了,心里暗忖道:"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哪里有这样禽兽的人呢!他如果如此,几时叫他死在我的手里,他才知道我的手段!
这里的“他”是谁?接下发生了什么事?请简述事情的经过。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刘姥姥有这么一段话: “我们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呢。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 的腰还壮哩! ”
刘姥姥的这段话是对谁说的?为何说这话?请简叙事情的经过。
《红楼梦》阅读(10分,每题5分)下面有关《红楼梦》的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这一首诗词写的是探春。 |
| B.周瑞家的送宫花来,迎春、探春忙住了棋,都欠身道谢,命丫鬟们收了;惜春:“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明儿剃了头作姑子去,若剃了头,可把这花戴在哪里?”命丫鬟收了;凤姐处,平儿打开匣子拿了四枝,后又拿出两枝叫送往小蓉大奶奶出去;宝钗:“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
| C.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这是黛玉初见宝玉的心理活动。黛玉应贾母之召来到了荣国府。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为此后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奠定了基础。 |
| D.宝玉身上从娘胎里带来的通灵宝玉,上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宝钗则有癞头和尚送的金锁,上写“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八个字,是所谓“金玉良缘”。 |
E、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不久以后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一日,他听到了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请简述“泣残红黛玉葬花”。
下面原著选段中的“汝”是谁?请简述司徒王允如何一步一步设计“连环计”的。(100字左右)
允跪而言曰:“……我观二人皆好色之徒,今欲用连环计……重扶社稷,再立江山,皆汝之力也。不知汝意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