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政府2011年9月6日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中国坚决维护自己国家核心利益。下列属于中国核心利益的是(  )
①2011年9月9日,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总统会见达赖
②2011年10月5日上午,13名中国船员在泰国境内被害 
③2011年9月21日美方宣布总价值58.52亿美元的对台军售计划 
④日本长崎海上保安部11月6日以涉嫌违反“渔业法”逮捕了一名中国渔船船长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习近平同志在给北京大学学生的回信中说:“‘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这告诉我们要

A.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B.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C.全面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D.大力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水平

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③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美国国内对于中欧光伏贸易冲突达成和解的反应各有分歧,其中一方对此颇为不满,他们认为这限制了对中国出口商的制裁力度,而另一方则是对中欧双方愿意协商并达成共识表示满意。这表明 (  )

A.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B.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
②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③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④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面对有限资源和无限开发的矛盾,人们正在寻找确定新的价值取向,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基础和开发再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学者称,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发展的哲学”。这说明

A.哲学是智慧之学,为人们的实践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
B.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C.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科学地看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
D.哲学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