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种群的最大值K=200,N表示种群数量水平,根据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曲线上的点 |
种群大小 |
(K-N)/K |
种群的增长量 |
| S1 |
20 |
0.90 |
18 |
| S2 |
50 |
0.75 |
38 |
| S3 |
100 |
0.50 |
50 |
| S4 |
150 |
0.25 |
38 |
| S5 |
180 |
0.10 |
18 |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若此表示酵母菌生长状况,则有害代谢产物在S1时期大量积累
人体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
|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
| C.与特定分子结合起作用 |
| D.在发挥作用后仍保持活性 |
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
| B.淀粉、半乳糖、糖原 |
|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
|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
水稻体细胞有24个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的数目依次是
| A.24、24、24 | B.24、48、96 |
| C.24、48、48 | D.24、24、96 |
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和直接能源物质分别是
| A.糖类、ATP | B.蛋白质、脂类 | C.太阳光、淀粉 | D.葡萄糖、脂肪 |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前期的区别是
| A.染色体形成的方式不同 |
| B.赤道板出现的方式不同 |
| C.纺锤体形成的方式不同 |
| D.核膜解体的时间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