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表(表中之数字,表示各时代在各区域中治水事业活动之次数)。据此无法推论的是
| 省份 时代 |
陕西 |
河南 |
山西 |
河北 |
甘肃 |
四川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湖北 |
湖南 |
云南 |
| 汉(公元前206~公元221年) |
18 |
19 |
4 |
5 |
1 |
|
1 |
1 |
4 |
1 |
|
|
|
1 |
1 |
| 隋(598~618年) |
9 |
4 |
3 |
1 |
|
|
1 |
1 |
2 |
|
4 |
|
|
2 |
|
| 唐(618~907年) |
32 |
11 |
32 |
24 |
4 |
15 |
18 |
12 |
44 |
20 |
29 |
|
4 |
7 |
1 |
A.从汉代到唐朝疆域不断扩大 B.黄河治理是古代治水的重点
C.水利是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 D.经济重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赞誉的是下面哪位诗人的作品?
| A.李白 | B.白居易 | C.杜甫 | D.苏轼 |
宋人《夜行》:“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从该诗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①宋代科举制度完备,许多人走科举取仕的道路
②宋人耿于诗书,忘记了中原的沦陷
③宋代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④宋代科举制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千姿百态,形式多样。请判断下列书法的种类
| A.隶书楷书小篆 | B.行书隶书草书 |
| C.行书楷书草书 | D.隶书楷书草书 |
历史上有一群儒者,他们讲学的内容偏重义理,以性、命、天理为问题中心,强调内圣外王。这群儒者所处的朝代是
| A.汉朝 | B.南北朝 | C.唐朝 | D.宋朝 |
“苛政猛于虎”(《礼积·檀弓下》)这句话体现了孔子
| A.“仁”的思想 | B.“礼”的思想 |
| C.“天行有常”的思想 | D.“君轻民贵”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