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使用“自由世界”和“西方”两个词汇的情况统计如下。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1988年使用次数 |
1993年使用次数 |
| 自由世界 |
183 |
111 |
| 西方 |
82 |
231 |
A.两家报纸不再受“冷战”影响 B.西方国家数量增加
C.冷战结束、两极对峙格局瓦解 D.资本主义阵营瓦解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给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 B.朱熹笔下的孔子 |
| C.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 D.陈独秀的孔子 |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
|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
|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
| D.“近代欧洲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
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
| A.民主共和 | B.改良维新 |
| C.暴力革命 | D.君主专制 |
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觉醒”是指
| A.明末清初提出的“工商皆本” |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
|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 |
清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 B.思想控制的加强 |
| C.商品经济的发展 | D.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