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气的形成是主要是人为的环境污染,再加上气温低、风小等自然条件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 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征服自然
③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④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A.②③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2011年1月2日,经典巨作李玉刚《镜花水月》全球巡演歌会于人民大会堂荣耀回归。歌会从文学、音乐、舞蹈、灯光、服装、舞美及多媒体,以国际化视角创制“镜花水月”,倾力打造一部中国式的歌舞盛宴,向海内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向海内外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始终对经济、政治具有促进作用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 A.②④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由于不少地方的文化没有受到重视,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状态,剪纸、木偶、皮影等“濒危”。2011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里程碑意义。国家之所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
| 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
| B.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
|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
|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 |
2011年9月5日晚,以“固根”、“壮魂”、“圆梦”为主旨的国务院侨办“文化中国·辛亥百年”艺术团在日本东京首演,1800人的剧院座无虚席,演员在观众的叫好声中一次次返场。“文化中国·辛亥百年”艺术团赴日演出是( )
| A.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 | B.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
| C.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 D.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
2010年10月-2011年10月举办的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活动,使意大利各地几乎成了中国文化的舞台、大红灯笼高高悬挂,茶室茶亭弥漫着浓郁的茶香,各大小展览馆不断展示中国从古至今的艺术精品,各剧院不时演出中国的戏曲,木偶、皮影等,一系列有关中国的文化讲座在这里持续亮相。回答问题。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活动的举办,有利于()
①不同民族文化间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②缩小甚至消除中意两国文化的差异
③我国在文化交流中的取长补短,实现文化创新
④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大红灯笼高高悬挂,茶室茶亭弥漫着浓郁的茶香。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
| A.相对的稳定性 | B.鲜明的民族性 | C.鲜明的时代性 | D.明显的优越性 |
“世界就是一幅绚丽的图画,七种颜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从文化视角看,上面这句话要表达的思想是( )
①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
④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在传统节日中,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被合称为“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这些节日来临的时候,无论身在何处的中国人都要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方式来庆祝。这说明( )
| A.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
|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当前文化生活状况的体现 |
| C.民族节日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
| D.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