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2011年开播的《我要上春晚》和2012年开播的《直通春晚》开始,央视调整目光,充分挖掘各地方和互联网上的民间文艺资源,让许多“原生态”的文艺表演登堂入室,也让挑剔的观众们眼前一亮。这说明

A.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与评价标准是文艺创新的源泉
B.从人民的实践中汲取营养才能使艺术创作更具活力
C.在交流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D.文化生活需要的多层性决定人们文化评价的多元化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最美司机”“最美女教师”“最美妈妈”这些美好的人及其事迹,始终留在网页上和网民的心坎里,在网络空间里芬芳留香,而“芙蓉姐姐”“凤姐”等所谓网络红人早已不再是焦点。经历了近20载的变迁,中国互联网的主流文化也逐渐清晰起来,网络“正能量”不断积累发酵。这说明(  )
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②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可以传播更多的正确的价值观念 ③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弱点和缺陷逐渐消失 ④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翻阅中国五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画卷,拥有燕赵、齐鲁、中原、关中,巴蜀、江浙、岭南、漠北等许多文化支脉,而山海兼备的齐鲁文化相异于“四塞之地”的秦文化;地居中原的三晋文化不同于南方的楚文化;同在长江流域而分处上游、中游、下游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又各具特色;至于在湿润东部发展起来的农耕文化与在干燥的西部发展起来的游牧文化,更是大相径庭。这些充分体现了(  )

A.地域的差别,使中华文化区域性的特点非常明显
B.生产力发展程度不同,使我国各地文化有优劣之分
C.民族性格不同,导致我国文化有明显的民族差异
D.文化具有多样性是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前提

2013年9月13日至9月16日,第二届中国西部民族文化博览会在兰州举行。宣传推介各族文化,集中展示民族文化改革发展成就,通过商业、信息、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全国各民族间的友谊。据此回答题。
西部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在本届博览会上展示的许多民族文化成果有的已经面临着失传的危险。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  )

A.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
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C.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

直板左推右攻是中国乒乓球的传统打法。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直板左推右攻的打法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欧洲人强有力的弧圈已经狠狠地压制住了中国人的反手。反手技术的落后,迫使中国队不得不寻找直板反手的新技术。于是,直拍横打的技术应运而生。材料说明(  )

A.先进文化也必然会走向落后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C.文化创新的灵感来自于实践主体
D.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