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其中W的阴离子核外电子数与Z原子的最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Y、Z均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上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X<Y<Z<W |
B.X2W2、W2Y、WZ均为直线型的共价化合物 |
C.W与Y形成的化合物W2Y2在化学反应中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 |
D.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
下述实验能达到顶期目的的是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向1mL0.2mol/L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mol/L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mol/L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
证明在相同条件下,溶解度Mg(OH)2>Fe(OH)3 |
B |
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入已知浓度的盐酸(用酚酞作指示剂) |
滴定其中NaOH含量 |
C |
两种一元碱溶液X和Y(X的pH比Y大l),分别加水稀释l00倍后,pH相等 |
证明稀释前c(X)=10c(Y) |
D |
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F与HCl溶液的pH,后者较小 |
证明非金属性Cl>F |
25℃时,2a mol·L-1HA水溶液中(HA为弱酸)。用NaOH调节溶液pH(忽略体积变化),得到c(HA)、c(A-)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pH=3时,溶液中c(A-)>c(Na+)
B.当c(A-)>c(HA),溶液一定呈碱性
C.当pH=3.45时,c(Na+)+c(H+)=c(HA)+c(OH-)
D.当pH=4时,溶液中:c(HA)+c(Na+)+c(H+)-c(OH-)=2a mol·L-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pH=2的盐酸和pH=2的醋酸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2 |
B.HA-比HB-更难电离,则NaHA溶液的pH一定比NaHB溶液的大 |
C.在饱和氨水中加入同浓度的氨水,平衡正向移动 |
D.某温度下,Ba(OH)2溶液中,Kw=10-12,pH=8的该溶液中加入等体积pH=4的盐酸,混合溶液的pH=7 |
铋(B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VA族,其价态为+3时较稳定,铋酸钠(NaBiO3)可氧化硫酸锰(Mn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NaBiO3+2Mn2++14H+=2MnO- 4+5Bi3++Na++7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有0.1mol氧化产物生成,则转移0.5mol电子 |
B.铋酸钠难溶于水 |
C.该反应可以用于鉴定Mn2+离子 |
D.该反应可以用浓盐酸酸化 |
下列叙述与对应图式正确的是
A.由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推断③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 |
B.图甲表示Zn—Cu原电池反应过程中的电流强度的变化。T时可能加入了H2O2![]() |
C.图乙表示某一放热反应,若使用催化剂E1、E2、△H都会发生改变 |
D.图丙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元素X,Y,Z、W中X的氢化物酸性最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