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结合玉米种植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玉米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饲料生产的重要原料,近年来,美国等玉米生产大国,还大量使用玉米生产乙醇(酒精),作为辅助燃料,以应对能源的短缺。
(1)玉米是一年生植物,长成以后,茎就不再加粗,原因是                     
(2)阴雨连绵的天气会影响玉米的传粉,造成玉米果穗大量缺粒减产,此时,人们通常采取的弥补措施是               
(3)农民常把玉米和大豆间作套种(即在每两行玉米之间种植几陇大豆),这样可以增强土壤的肥效,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益。其原因是                        
(4)用玉米生产乙醇,主要是因为其种子内含有丰富的淀粉,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玉米粒内淀粉的存在: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资料,并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图,回答问题。(注意:[ ]内填数字, 上填名称)
小蝗虫到池塘边玩耍,遇到鲫鱼正在无聊地吐泡泡。鲫鱼开腔道:“旱鸭子,你敢把头没在水中一个钟头吗?”小蝗虫满不在乎地说“敢!但你敢到岸上呆一个钟头吗?”鲫鱼想了想说:“敢!”心里却想:“等轮到我时,你早已经憋死了。”蚯蚓跑来作证,于是小蝗虫将头深深浸入水中,一个小时后,小蝗虫安然无恙地抬起头,鲫鱼顿时傻了眼。蚯蚓催促道:“鲫鱼先生请便吧。”鲫鱼不得已。跳到岸上,不一会儿便死去了。

(1)蝗虫是常见的昆虫,它的身体分为 三部分,其中有发达肌肉的是[ ]
(2)图中[ ] 是它的飞行器官,它有 对足,运动器官都着生在
(3)鲫鱼失败的原因是:它不知道蝗虫呼吸时,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着生在身体的 部。
(4)蚯蚓用 来呼吸。
(5)岸上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水中的溶氧量要高得多,鲫鱼为啥还会憋死?

阅读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在迷宫的一臂安上电极,而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臂时,它就会受到电击。经过大约200次尝试和错误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
资料二:如图所示准备适当的食物,设置好障碍物。
公鸡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后,学会了绕道取食。
(1)蚯蚓走迷宫与公鸡的绕道取食这两种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 行为。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 而获得。
(2)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学会某种行为的过程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
(3)以上研究动物行为时应用的方法是

下表为英国曼彻斯特地区两个时期的栖息在树干上的桦尺蛾类型数量调查情况,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850年(森林时期)
1950年(工业城市)
浅灰色桦尺蛾
深黑色桦尺蛾
浅灰色桦尺蛾
深黑色桦尺蛾
99%
1%
1%
99%

(1)桦尺蛾有深浅不同的颜色,说明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着_____________现象。
(2)1850年,曼彻斯特村山清水秀,栖息在浅灰色树干上的桦尺蛾体色为____________,它们不易被鸟类发现而生存下来。
(3)1950年曼彻斯特被工业污染,煤灰把树干染成了黑色,这时候,______________的桦尺蛾由于能适应环境而生存了下来,
(4)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_________,适应者生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是根尖的立体结构和平面结构图,识图并填写有关根尖结构和功能的内容。

(1)①是根尖的(),是根吸收()的主要部分。
(2)③是根尖的(),它的细胞形状近似()。
(4)④是根尖的(),具有保护作用。

如图为某树林生态系统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泰山中,食草昆虫是影响草生活的生物因素,它的体色一般为草绿色,有利于躲避敌害,这种现象说明生物能 环境。
(2)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3)如果因为某种因素青蛙数量剧减,则短时间内食草昆虫的数量变化是
(4)如果有人在附近开办工厂,导致林场发生重金属污染,则图中 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最高。
(5)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未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 ,它们之间的结构区别是
(6)写出该生态系统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