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
辋川闲居
王 维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
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①临水拔,白鸟向山翻。
寂寞於陵子②,桔槔方灌园。
【注】 ①青菰:俗称茭白,生于水中,叶如蒲苇。②於陵子:齐国高士陈仲子的号。据《高士传》载:陈仲子认为其做官的兄长不义,就带着妻子到了楚国,住在於陵,自号於陵子。楚王听说他很贤德,派人聘请他做宰相,他就又逃到别处替人浇灌园子。诗的第三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二、四联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探梅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1)辛弃疾,号(别号) ,南宋词人,与 齐名,号称“苏辛”,为豪放词浱的代表人物。
(2)“花态度”“雪精神”具体指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3)有人认为“醉中浑不记”中“醉”是“酒醉”,结合全词,谈谈你对“醉”的理解。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舟下建溪
宋·王安石宋·方惟深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1) 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4分)
(2)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秋 夜 曲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漏:漏壶,古代的一种记时工具。
⑴、诗歌的前三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逼”字有何表达效果?
⑵、诗歌的末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8——9题。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刘长卿
荒村带晚照,落叶乱纷纷。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8.诗中的第一、二、三句,从字面上看,只是写深山的空旷荒凉,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
9.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诗歌,完成8-9题。
孤 雁
高启
衡阳初失伴,归路远飞单。
度陇将书怯,排空作阵难。
呼群云外急,吊影月中残。
不共凫鹥宿,蒹葭夜夜寒。
注:鹥(yī),水鸥。
8.请结合首联具体分析其是如何扣题的。
答:
9.请结合尾联,说一说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怀?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