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老王1992年和2012年家庭收支状况(单位:万元)
年份 |
家庭收入 |
食品支出 |
服装支出 |
教育支出 |
其他消费 |
银行储蓄 |
恩格尔系数 |
1992 |
3 |
1 |
0.5 |
0.4 |
0.6 |
0.5 |
|
2012 |
20 |
4 |
2 |
3.3 |
2.7 |
8 |
|
老王家1992年和2012年的恩格尔系数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_。这一变化表明他家________。( )
A.40% 33.3% 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B.33.3% 20% 家庭收入和储蓄存款明显增加
C.40% 33.3% 生活消费以发展和享受资料为主
D.33.3% 20% 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消费
福建省惠安女服饰以其“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特色,在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它适应了当地劳动的需要,汲取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体现了()
A.传统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 |
B.继承传统文化必须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
C.服饰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
D.坚持文化的包容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
钱伟长先生曾经说过:“天下没有别的国家的文字3000年以后还能看得懂,汉字可以。”这说明()
A.汉字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载体 | B.汉字文化的内涵丰富 |
C.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 D.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
以前古孝称“父母在,不远游”但现在为了求学、为了事业,许多年轻人都不得不离开父母到别的城市去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孝,只要经常给父母打个电话,报个平安,关心一下他们的生活,父母就很满足。材料主要说明()
A.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 |
B.传统文化不适应社会发展,应彻底否定 |
C.传统文化应与时俱进,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
D.传统文化应随着个人的需求相应变化 |
下列关于文字正确的是:
①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②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③文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④文字是一定经济政治的反映⑤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⑤ | B.①③② | C.②③④ | D.②③⑤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华文化有着辉煌的历程,秦朝时期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B.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有力见证 |
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对其他民族文化能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
D.中华文化在对外交流中,给与了西方工业文明巨大的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