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发生特大型地质灾害72起、大型71起、中型377起、小型13 802起。从分布上看,全国地质灾害分布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5个地区30个省(区、市)。其中,中南地区发生地质灾害数量最多,为4 651起;西南地区死亡失踪人数最多,为223人;东北地区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为23.6亿元。从受灾对象看,农村受灾最重,发生较大地质灾害9 414起,造成247人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46亿元;道路、城镇、工地、学校受灾严重程度依次减轻。据此回答小题。国土资源部能及时准确掌握上述灾害的发生并启动应急响应,主要依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RS B.GPS “3S”技术除了能确定发生地质灾害的具体位置,还能( )。
①计算出滑坡体的土石方 ②计算出滑坡体的移动距离
③估算出泥石流所带来的危害 ④得出灾害中伤亡的人数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该图是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图中画有风向符号。据此完成22—23题下列关于四地天气叙述中,发生概率最小的是()
A.a地气温为四地最低 |
B.b地天气晴朗少云 |
C.c地将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天气 |
D.d地正经历连续性降水天气 |
图中所示天气系统()
A.为南半球的锋面气旋 | B.为北半球反气旋 |
C.影响我国时,抗洪任务可能加重 | D.多出现在海洋上,陆地一般不出现 |
2010年10月下旬,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到超强台风“鲇鱼”的袭击。左图为 10月22日12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右图是该日沿海某测站测得的风向和风速分时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0—21题我国农历九月十五,“鲇鱼”促使了沿海省份风暴潮的形成,受影响最明显的省份是
A.广东 | B.海南 | C.福建 | D.山东 |
22日16时,这一测站位于“鲇鱼”中心的方位是
A.东面 | B.南面 | C.西面 | D.北面 |
下面两幅卫星云图(箭头表示气流方向),根据云层运动状态判断正确的是
甲乙
A.图甲---南半球反气旋 | B.图乙---南半球气旋 |
C.图甲---北半球反气旋 | D.图乙---北半球气旋 |
读“某天气系统经过石家庄市前后的气温、气压、降水、风速变化示意图”完成17—18题关于该天气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旋—暖锋 |
B.反气旋—冷锋 |
C.到达石家庄市的时间是31日 |
D.这段时期内风速在不断加大 |
下列现象与图示天气系统过境无关的是
A.感冒患者数量猛增 | B.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 |
C.交通事故频发 | D.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 |
下表是我国华北几个城市气温日较差平均状况。读表回答15—16题
青岛 |
济南 |
开封 |
西安 |
太原 |
兰州 |
|
日温差≥15℃的日数 |
0.4 |
74.6 |
71.8 |
91.1 |
156.8 |
174.0 |
最大日温差(℃) |
16.3 |
26.0 |
25.2 |
28.1 |
29.2 |
30.2 |
西安与太原相比,日温差≥15℃的日数相差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高度的变化 | B.纬度高低 | C.离海远近 | D.雨日数量和下垫面性质 |
下列关于华北地区气温日较差状况及对农业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较小,热量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
B.气温日较差较大,有利于作物果实糖分的积累 |
C.气温日较差较小,延长了霜冻时期,农作物容易受霜冻危害 |
D.气温日较差较大,缩短了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加大复种指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