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学生在谈到自己对传统文化漠视的“理由”时振振有词:“竞争太激烈了,学生们都在忙着学习高科技,无暇顾及传统文化。”这是发生在“佛山传统文化知多少”论坛上的真实情景。为此,有识之士强烈呼吁,要强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教育,这是因为( )
①继承是为了发展,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益的东西
④传统文化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人类在享受机器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担心某一天机器人会在智能上超越人类,就像科幻电影中所描绘的:人被机器人关在“动物园”中,供机器人观赏。科幻电影表达的这种观念
A.否认了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
B.证实了机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
C.说明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
D.体现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 |
中国的先哲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构成。到了19世纪,人们认为世界的最基本成分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100个左右的元素。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是夸克、电子等。由此可见
①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
②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
③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
④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韵》理解正确的是
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
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
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古人削桐为琴,纳万物之声,琴音松沉旷远,能让人雪燥静心,琴乐洁净清澈,能让人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古琴名曲《流水》表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被录入特制唱片,搭载美国太空飞船向茫茫宇宙转达人类智慧和文明.关于古琴艺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琴乐感发心志,体现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②琴音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听琴者的情感体验
③欣赏古琴音乐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④古琴制作,琴曲创作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与之相关的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接踵而至,人类居住环境承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由此在融合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了人类环境学。这表明实践是
A.认识的重要来源 | B.认识发展的动力 |
C.人类认识的目的 | D.检验认识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