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陈常青
①“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自古以来贤圣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越能心静如水,处变不惊。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②何谓静气?“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通俗地讲,静气就是“能沉得住气”。毛泽东在长征途中面对万千敌军的围追堵截,泰然处之,用“静气”一次次带领红军化解危机,在“谈笑间”让蒋家王朝“樯橹灰飞烟灭”。
③一个人的静气从哪里来?它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需要自己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航天英雄杨利伟,在航天飞行的整个过程心率始终在70次左右,绝对称得上心如止水。在飞船里戴着航空手套用手持操作棒按电脑键盘,难度之大不言而喻。但杨利伟做到了,并且完成得如平时练习一样镇定从容。
④有些人之所以一遇大事就惊慌失措,很大程度是因为心里没底,也就是没有驾驭大事的能力和本领。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书籍就是精神食粮,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增长才干,克服本领恐慌。所以,越是博学的人,视野越开阔,头脑越冷静。还要善养正气。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气要靠正气来支撑。只有正气在身,才能淡泊名利,无欲则刚,才能不为进退滋扰,做到宠辱不惊。
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静气”?
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选出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A. 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B.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唐代诗人。
C. 《观沧海》作者曹操,字子瞻,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D. 《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

选出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

A.《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罗摩衍那》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
B.《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在荒岛生活28年的经历。
C.《骆驼祥子》不仅刻画了祥子,而且还写了大胆泼辣而有些心理扭曲的小福子。
D.林冲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最后是在万般无奈、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被逼上梁山的,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

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为了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学期末,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活技能大赛。
B.有人说,人只有到了中年之后,就能深切地体味到人生的意义、责任和问题。
C.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不足。
D.为了防止“中东呼吸综合征”不流入我国,海关严格排查入境人员。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A.《天女散花》是梅兰芳在60岁以后所推出的又一精巧绝伦的唱段。
B.店员看我们来来回回地斗嘴也忍俊不禁起来,忙过来给我们介绍鱼的品种习性。
C.在他的舞台上,他的这一连串表演,简直是气吞山河,让人眼花缭乱
D.单位领导高估了我,尽管我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可领导仍嫌不够。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这些人迹罕致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没有多少人类存在的痕迹。
B.云好像绣上去般精致清盈,碧绿草场绵延到与天相接的地方。
C.这位少年在看到榜文的时候,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兴高采烈,眼中流露出的竟是不甘与惊呀。
D.在太阳露出半个脸的时候,她小心翼翼地敲响了他们的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