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日常生活中,“美丽”和“中国”都是最普通不过的字眼,而将“美丽中国”首次写入十八大报告就赋予了其新的内涵,发人深思,引起广泛关注。某校高三同学以“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开展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哲学解读自然之美】
工业化、城镇化在带来繁华的同时,也导致了草原退化、湿地萎缩、河流污染、生态脆弱……一边是开发仍在快速推进,一边要留下更多空间,矛盾如何解决?十八大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分析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的。
【发展推动和谐之美】
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的出现,既与产业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发展方式粗放等密切联系,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因此,必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2)阐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变生活方式以推进生态文明的经济意义。
【行动彰显人文之美】
“美丽中国”既大又小,其实就在每个人的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青年当先行。青年学生要做美丽中国的实践者,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能量。
(3)请你为所在地区设计一个环保宣传活动,并指出其《文化生活》的理论依据。(活动要求:主题鲜明,导向正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氏族制度 科技的作用和影响 科学发展观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市通过《征收城市增容费条例》规定凡是经批准迁入该市的常住人口,按每人一万至十万元的标准征收城市增容费。条例一出台,遭到许多市民的反对。该市为了更好的维护城市形象,向广大市民广泛征求意见,最后,在广泛听取市民意见后,该市出台了一系列合理措施,一方面,保证了城市的发展和形象,另一方面,又维护、保障了广大市民的利益。
(1)面对政府的决策失误,公民可以通过那些合法渠道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2)公民可以通过那些方式参与民主决策?

【思想政治——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枣庄是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当地人民对英雄先烈有普崇高的敬意。然而,有人恶搞的名为《铁道游击队之情歌总动员》的两部网络短片在网上广为流传。在短片中,英勇抗日的铁道游击队员被丑化为满嘴脏话、牢骚满腹的参赛歌手,给当地人民的情感带来巨大伤害。同时,这也是对民族先烈的亵渎,让人难以忍受。
(1)网络“恶搞”属于网络伦理的哪些问题?
(2)请你就如何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提几点建议。

【思想政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11月14日,胡锦涛主席在第18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指出,我们凝聚共识、循序渐进,妥善处理分歧,灵活务实推进各领域合作,成功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和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与时俱进,创新合作理念,保持本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简述亚太经合组织的宗旨、作用。
(2)结合材料,就如何发挥亚太经合组织的作用阐明我国的基本主张。

材料一: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早在1957年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就预见到人口众多会给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主张计划生育,避免人口的无节制增长。当年的《新人口论》遭到批判,而现在的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材料二:近年来,全国许多城市开展了城市精神的讨论和提炼。如南京的“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济南的“诚信、和谐”;常州的“千载读书地,现代创新城”……
(1)结合材料一,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分析对人口问题认识过程的哲学依据。
(2)请说明这些城市精神体现了哪些文化生活的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