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日常生活中,“美丽”和“中国”都是最普通不过的字眼,而将“美丽中国”首次写入十八大报告就赋予了其新的内涵,发人深思,引起广泛关注。某校高三同学以“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开展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哲学解读自然之美】
工业化、城镇化在带来繁华的同时,也导致了草原退化、湿地萎缩、河流污染、生态脆弱……一边是开发仍在快速推进,一边要留下更多空间,矛盾如何解决?十八大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分析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的。
【发展推动和谐之美】
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的出现,既与产业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发展方式粗放等密切联系,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因此,必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2)阐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变生活方式以推进生态文明的经济意义。
【行动彰显人文之美】
“美丽中国”既大又小,其实就在每个人的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青年当先行。青年学生要做美丽中国的实践者,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能量。
(3)请你为所在地区设计一个环保宣传活动,并指出其《文化生活》的理论依据。(活动要求:主题鲜明,导向正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氏族制度 科技的作用和影响 科学发展观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三新疆是个美丽的地方。新疆自治50多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各项事业在改革开放中蓬勃发展。
(7)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新疆各项事业在改革开放中蓬勃发展的原因。(11)
(8)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朗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消耗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已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人们开始认识到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良影响,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从而减少碳排放的“低碳意识”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如今,低碳生活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低碳救术已逐渐成为发展热点,低碳产业已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1)运用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低碳意识”被人们接受的必然性.
材料二2010年7月21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强调,宏观政策取向不能改变,要在保增长中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加快自主创新,更加注重加强节能环保,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开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2)中国共产党广泛听取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体现的政治常识道理是什么?
(3)运用所学政治常识知识分析,中共中央强调宏观政策取向不能改变的原因。

材料一:在互联网基础上诞生的物联网,向我们展开了一幅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联系的新图景,使我们的世界更加智能化。通过物联网,主人在路上能够遥控家中的电器做家务;顾客在超市能够了解商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的主要信息,假冒伪劣商品将无从遁形;农作物会“主动”发出该浇水、该施肥的各种信息……物联网还将促进新技术的研发,加快相关产业的成长,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材料二:物联网已经上升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层面,发展空间自然巨大。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近期无论从标准制定还是产业应用上都在快速推进。在物联网被热捧的同时,业界也有质疑物联网的声音出现。联想集团研究院的专家认为,中国企业做传感网不是强项,物联网现在还在早期阶段。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分析物联网对个人消费、企业经营和国民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观的知识分析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前景。(10分)

某班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老师给出了一张柱状图,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

甲组同学对图的内容产生了兴趣。甲同学问:“这张图是什么意思?”乙同学说:“我也不清楚,不过我查过资料,图中社会建设支出的内容包括教育、就业服务、公共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请你告诉他们图中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结合社会建设支出的具体内容。说明这些支出是如何对经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的。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改革开放。某校高三(2)班学生组织探究性学习小组,了解和认识改革开放30年来家乡居民生活的变化。同学们走访了李某家,下表是所作的记录(节选)。

(1)透过以上记录,你发现李某家经济状况发生了哪些大的变化?
(2)请从经济制度角度分析变化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